黄金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黄金书阁 >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> 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剧终:终成传说

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剧终:终成传说

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剧终:终成传说 (第2/2页)
  
  但这个产量,在这个时代,已经近乎于神话!
  
  与祥瑞无异。
  
  始皇帝和赵郢大喜,当场册封田击为稼穑侯,特选入凌烟阁,又被众人当场公推为凌烟阁第一!其助手,咸阳司农田敬,擢升为太仓令!
  
  成为治粟内史腾下第一人。
  
  所有参与本次试验的农家子弟和墨家子弟,晋爵三级,赏万钱!
  
  普通同庆。
  
  始皇帝二十九年,十一月九日。
  
 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战场形势,罗马人不堪秦人贪婪无度的勒索,决定趁夜突袭,一举击溃秦军,给这群秦人一个深刻的教训,然后再率领大军退守本土,脱离如今僵持不下的战场。
  
  然而,却一头栽进了现任安西郡尉,征西大将军李左车早就准备好的口袋里。
  
  一战而精锐损失大半!
  
  原本历史上的秦军装备,就冠绝天下,如今有了赵郢推出的百炼精钢,武器的坚韧和锋利程度,更是远远地超出了这个时代。
  
  跟罗马人正面对上,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。
  
  更何况,大秦这边的领兵者,还是以兵法著称,即便是韩信都要以师事之的李左车!
  
  兵败如山倒!
  
  李左车更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,与刘邦和王陵分兵两路,左右掩杀,很快把战场突进到罗马腹心。李左车打仗是真的猛,哪怕是罗马人纠集其国中近乎八成的主力大军去堵他,都没能阻挡住他攻城略地的步伐。
  
  一路向西,九战皆捷!
  
  一举歼灭罗马人数十万主力大军。
  
  让鬼缩在罗马城内的罗马皇帝和元老院一日三惊。
  
  捷报如雪花一般,飞向咸阳。
  
  整个大秦上下,一片沸腾!
  
  咸阳城中的百姓,时不时就能看到报捷的快马,从西面疾驰而来,开始还有些惊奇,到最后,大家都已经快麻木了。
  
  不过自豪感却与日俱增,已经近乎爆棚。
  
  相较于与罗马人主力死磕的李左车,绥远侯刘季这边显然就轻松多了,毕竟,虽然他给秦人了两次深刻的教训,但并没能改变,他是个草包的判断。
  
  一个贪酒好色,喜欢金银珠玉,追求享乐的主将,你很难让人高看你一眼。
  
  而且,罗马人也不傻。
  
  刘季手中那种威力巨大的神秘武器,肯定也不是很多,不然,还用这么费劲巴拉地跟自己这些人对峙?早就带人横扫了。
  
  而且,现在战争打到了这一步,都没见他再亮出那玩意儿,就更加坚信了他们自己的判断。
  
  事实上,局势也确实如他们的判断。
  
  哪怕只剩下些散兵游勇,刘季大军推进的速度也并不快,但也没吃多少亏。
  
  装备和实力都在那里,对手的水平也在那里,身边还有个王陵在一旁出谋划策,想吃大亏也难。
  
  但罗马人的皇帝和元老院的执事们,并不明白,刘邦之所以是刘邦,并不在于他领兵作战的能力,而在于他的人格魅力——真的很容易让人很放心。
  
  他们放心,他们的手下也放心。
  
  贪财好色,追求享乐,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本领。最关键的是,这人还很四海,很义气,很讲道理,也很有原则!
  
  虽然没什么礼貌和教养,但仪表不凡,待人很宽厚!
  
  口碑是需要日积月累的,很多跟他打过交道或是做过生意的人回到罗马之后,对刘邦的评价,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人。
  
  故而,当看到李左车高歌猛进,一路浴血奋战,眼看就要踏着罗马人的尸首,迫近罗马人的老巢罗马时,一些人就不由目光回望,看向秦人的另一路大军,动起了别样的心思。
  
  王陵第一时间,就察觉到了敌人士气的变化。
  
  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,但还是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契机,建议刘邦对敌人劝降。
  
  刘邦的劝降,一如既往的朴实无华。
  
  空头支票随便给!
  
  反正都是一些没到手的好处,刘邦许起来一点都不心疼。
  
  凡是主动投降者,既往不咎,城中所有官吏,不仅可以保全自己名下所有财产,还可以继续各司其职。
  
  一时间,罗马人竟然投降者甚众。
  
  在李左车还率领者大军,与罗马人的主力决战的时候,他在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小仗之后,竟然就这么磕磕碰碰,晃晃悠悠,提前一步,抵达了罗马城下。
  
  罗马皇帝和元老院的执事:……
  
  对地方上那些叛变投降的无耻之徒,就算是再恨得牙根疼,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,先对付眼前的局面。
  
  好在,刘邦还是一如既往的草包。
  
  到了罗马城下,也不急着攻城,反而四处劫掠财货美女,在罗马城外不远,修筑起坚固的壁垒,整日地带着众人饮酒作乐。
  
  很明显,这货知道自己有多深多浅,并没有什么想要争功的想法,反而是等着另一路大军打过来,跟着蹭一份功劳。
  
  这让他们不由偷偷地松了一口气。借着这个机会,他们一方面紧急号召各地前来罗马勤王,一方面据城而守,日夜加强城防,企图借助罗马高大的城池,与秦人殊死作战。
  
  把秦人耗死在罗马城下。
  
  然而,人世间的事,总是充满了喜剧色彩,事情的发展,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。
  
  始皇帝三十年,三月六日晚。
  
  夜黑风高。
  
  罗马人挑着火把,咬着牙关,争分夺秒地修缮城池,远处,秦人的营寨,灯光通明,时不时就能顺着风声,听到秦人营寨里面丝竹管弦的声响,以及那放肆的大笑声。
  
  一位年轻的将领,忍不住狠狠地一拳擂在女墙上。
  
  “可恶,岂能任由秦人如此嚣张,我愿意带一队人马,趁夜袭击,给他们一个教训!”
  
  一位年老的执政官,缓缓摇了摇头。
  
  “不可,暂且随他们去——这难道不是我们目前想要的结果吗?刘季不足为虑,可怕的是那个李左车。现在,他需要等待,而我们也需要时间……”
  
  年轻将领抿了抿嘴,心有不甘地退下,年纪大的执政官,看着远处那处灯火辉煌的营寨,不由轻轻摇了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讥讽。
  
  这个帝国,委实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,竟然能让这样一个只知道寻欢作乐的草包,一路推进到了都城之下,真是奇耻大辱!
  
  不过,也好。
  
  他收回目光,环顾左右。
  
  “吩咐下,动作再加快一些,务必在那李左车到来之前,再加个三尺,做足准备!”
  
  说完,便背着双手,步伐从容地下去休息了。
  
  今日,府上下人,又新得了一位年轻貌美的侍妾。
  
  如此良夜,不可辜负。
  
  总之,今夜,每一个人都很忙,似乎没有注意到,有一支只有数十人的精锐小队,已经悄无声息地潜伏到城下之下,把一个个方形的小包裹,小心翼翼地埋罗马城墙的墙根之下!
  
  而更远处,那处灯火辉煌的营寨里面,只剩下来回奔走,时不时就会发出一阵爽朗大笑的数百名秦军,以及一个个神色惊恐,兀自在那里吹拉弹唱的伶人。
  
  午夜时分。
  
  就连城墙上加班加点的下层官兵,都开始偷懒磨滑,找机会摸鱼打盹的时候,黑夜中忽然出现数十道急速闪动的火光……
  
  不等有人反应过来,城墙下,已经传来一声撼天动地的巨响!
  
  罗马人自诩坚不可摧的城墙,被一举炸塌陷,虽然又被惊醒过来的罗马人,拼死堵上,但那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,却默默地述说着刚才那一战的惨烈。
  
  敌人手上,还有那种神秘的武器!
  
  那个狡猾的刘季,一直在藏拙,一直在麻痹自己这些人!
  
  不少人,开始睡不着觉了,城内的军心,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动摇。
  
  罗马城头的月光,与大秦的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。冷清而沉默地穿越云层,俯瞰着人间的悲喜兴衰,也俯瞰着人间轮番上演的丑陋与背叛。
  
  当天晚上,元老院第一执事盖乌斯尤里,与几名青壮派将官,冲入皇城,劫持了罗马皇帝。
  
  第二天,主动出城,向刘邦请降。
  
  在经过一年多如疾风暴雨般的战斗之后,强大到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,在大秦的铁骑之下,正式宣告灭亡。
  
  还在前线与李左车殊死作战的罗马精锐,得到这个消息之后,整个人都不由傻眼。
  
  啊,什么情况啊,自己这边还拼着命呢,后面皇帝和元老们投降了……
  
  淦!
  
  悲愤之下,有不少人当场自杀殉国。
  
  有的人,则对着秦人的大军发动了最后的自杀式冲锋。
  
  当然,更多的人,则是一哄而散。
  
  上面的贵人老爷都投降了,自己还打个屁啊……
  
  当然,也有机灵的,当然弃械投降,转头就当起了忠心耿耿的带路党。
  
  也算是人间百态了。
  
  就在刘邦和李左车,对罗马人发起灭国之战的时候,项羽那边听说了刘邦这边的动静,也不甘示弱地对安度罗发动了冲击。
  
  仅仅三个月,就突击到了安度罗的都城之下。
  
  见大势已去。
  
  安度罗的皇帝,调集城中精锐,连夜杀向贵霜酋长的府邸,是夜,厮杀声响彻半空,天明时分,安度罗的皇帝,捧着翕侯丘就却的人头,带着群臣,出城向项羽投降。
  
  项羽大军,顺利入城。
  
  项羽原本是想趁机屠城,扫除城中隐患的,但是被彭越死活拦下。
  
  “将军,难不成忘了陛下临行之前的教诲,还想让昔日的教训再次重演吗?”
  
  项羽犹豫了一会,这才悻悻作罢。
  
  两人带来人手,迅速平定了城中局势,随后,又派出大军,扫荡整个半岛。又半年,半岛局势彻底稳定下来。
  
  故而,虽然动手晚了那么几个月,报捷的文书却先一步送到了咸阳!
  
  秦二世皇帝赵郢,大喜,亲自下诏,册封项羽为靖南侯,威武大将军,副手彭越为游记将军!
  
  项羽的捷报送入咸阳之后的又半个多月,刘季和李左车的攻克罗马城的捷报和罗马皇帝,一起送入了咸阳城。
  
  举国轰动。
  
  安西郡尉李左车也一战而成名,被赵郢亲自下诏,册封为靖西侯,刘季则被赵郢亲封为长安侯,又赐下良田美宅,绫罗绸缎,侍女仆从无数。
  
  同年四月,太尉缭因年事已高,向朝廷再三请辞太尉之职。
  
  二世皇帝挽留再三而不得,只能准之。
  
  自此,大秦三公中,随着最后一人的辞官休养,三公之位,已经名存实亡。
  
  同年六月,右相冯去疾因年老多病,辞去右相之位,回家休养,除了闲暇之时,偶尔到阿房学宫上上课之外,就是在家含饴弄孙,亦或者是受始皇帝的邀请,入宫喝茶,日子过得逍遥快活。
  
  七月初,左相李斯,上书朝廷,言现有官吏体系,已经不足以应对大秦的需要,请求皇帝改革现有朝廷体系,实行三省六部制,以顺应大秦如今的局势,更好地治理天下。
  
  赵郢许之。
  
  中书省,负责起草诏令,有辅助皇帝票拟奏章,提出建议之权。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侍郎,左右中书侍郎,分别由原内阁大臣曹参和太孙府詹事范增担任。
  
  李忱、徐志、卓易辅之。
  
  门下省,有共议国政,审查诏令,签署章奏,有封驳奏疏之权,长官称左右侍中。
  
  左侍中由原御使中丞陈平担任,右侍中由河西郡守萧何任之。
  
  这两位,都是陛下的铁杆心腹,无论是阅历还是能力,都是一时之选。
  
  尚书省,主抓朝廷政务,下设有吏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户部、工部六部二十四司。负责执行朝廷的诏令,长官称尚书。
  
  左尚书由原左相李斯担任,右相由原安北郡郡守子婴担任,周胤辅之。
  
  在六部之外,又单设稽查司和少府。
  
  稽查司,直接对皇帝负责,稽查天下不法,司长仍由张良担任,位比三省长官。少府依然由少府史禄担任,主管皇帝私产。
  
  默晋为少府左丞,抓管盐铁事务,骚晋为少府右丞,主管印刷、火药和琉璃作坊。
  
  余者如旧!
  
  始皇帝三十年,九月,当今陛下,念及长安侯常年驻守西域不易,特诏入咸阳为吏部尚书,主管天下官吏铨选升迁贬责事。
  
  一直悬而未决的吏部尚书人选,终于在众人的猜测中尘埃落定。
  
  始皇帝三十一年,杂交水稻,终于得到大规模推广,是年,天下大稔。
  
  秦二世皇帝,仁而爱人,体恤百姓,下诏,实行十五税一。
  
  百姓欢欣鼓舞。
  
  山东六国之地,包括楚地的百姓,对大秦的怨念,也开始逐渐消散。
  
  其后,又五年,大秦朝廷,国库充实,储备的粮食,已经多到快要溢出粮仓。秦二世皇帝再次下诏,实行三十税一。
  
  百姓感念皇帝恩德,有私下设生祠祭拜者。
  
  虽朝廷严令不许,也屡禁不止。
  
  对此,当地官员到最后,也只能听之任之。
  
  此时,项羽和李左车的大军,已经横扫了整个极西之地,朝廷开始在西方编户齐民,派遣官吏,实行管辖治理,并大力传播儒家忠孝节义的文化,以教化百姓。
  
  始皇帝三十七年三月,老将军王翦在家寿终正寝。
  
  始皇帝三十七年,九月底,在家含饴弄孙的冯去疾,也没能熬过这一个冬天。
  
  他们终究还是没有等到那株能延年益寿的天地奇株开花结果。
  
  如今,数年过去了,所有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事实,就连始皇帝都已经很少再去关注那株天地奇株的消息了。
  
  昔日严阵以待的禁军也都撤了回去,只留下一个小队,每日在周边巡逻,例行照看的责任。
  
  始皇帝三十九年。
  
  宜春格物学宫,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!
  
  始皇帝四十一年,大秦第一艘蒸汽机铁壳战舰下水试航成功。
  
  大秦自此,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。
  
  同年,赵郢下诏,确立皇长子御为太子。并开始带在自已和始皇帝身边,一如他当初被始皇帝带在身边的样子,开始学习处理朝廷政务。
  
  始皇帝五十九年。
  
  已经年近五十的赵郢,发现自己的容貌已经隐隐有比自家长子御还要年轻的趋势,不得已,开始蓄起胡须,甚至偷偷用染发剂,给自觉染白了一缕鬓发。为了配合自己的相貌,就连平时说话的声音,也故意低沉了几分。
  
  反倒是始皇帝,身体开始出现明显衰老的痕迹。
  
  是年,六月。
  
  一直随侍在始皇帝身边的黑总管,因为偶感风寒,一病不起。始皇帝和赵郢亲往探视,又派出宫中最顶尖的医官前往诊治,但因为年事已高,针石无效,同年八月,死于家中。
  
  始皇帝亲自下诏,厚葬,许其陪侍于骊山帝陵之侧。
  
  黑总管死后,始皇帝心情低落,避朝三日而不出。
  
  这一年,太尉缭、赢係、眉县三氏的老族长,以及其他一些朝中老臣,纷纷去世,一年的时间,竟然高达十几人。而此时,始皇帝也已经八十高龄,宫中老人,除了曾经吃过一枚天地奇果的郑太后,已经近乎没有什么可以说得上话的人了。
  
  虽然有赵郢一直陪在身边,插科打诨,还时不时就会带着自家的孩子过来,让始皇帝教他们读书写字,但已经明显察觉到自己身体变化的始皇帝,还是日渐沉默。
  
  平日里,只喜欢坐在那张赵郢给他做的躺椅上,眯着眼睛,看着外面的天空。
  
  其后,又五年。
  
  大秦宜春格物学宫,终于研制出第一台蒸汽火车,头发胡须已经尽数雪白,昔日高大威猛的身躯,看山去都已经微微有些佝偻的始皇帝,袖着手,眯着昏花的老眼,有些出身地看着这个冒着黑烟,慢慢吞吞地在车轨上跑动的“火车”。
  
  半晌,才回过头来,看向蓄起胡须,甚至自己刻意染了几缕白发的大孙子。
  
  “你说这慢吞吞的东西,以后真的会一日千里?”
  
  赵郢小心地搀扶着始皇帝的手臂。
  
  “会的,别看它现在笨拙不堪,但随着技术的完善,它们以后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快,就算是一日数千里也未必不能……”
  
  说到这里,赵郢目光不由有些恍惚,想起后世那宛如在地面飞行的高速动车。
  
  始皇帝微微点了点头。
  
  “我信你,可惜,大父好像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……”
  
  说到这里,始皇帝缓缓地站住身影。
  
  “朕真希望,有朝一日,能坐着它们,去各处看一看,看看我们祖孙二人打下的这万里河山……”
  
  赵郢想安慰几句,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。
  
  始皇帝是有大智慧的人,在他的面前,那些安慰形同虚设。
  
  只能默默地搀扶着始皇帝,缓缓地走回皇宫。
  
  值得一提的是,昔日的执戟郎英布,已经去了极西之地,准备沿着极西之地,一路向南。如今跟随在他身边的,又变成了已经升为禁军统领的锥古。
  
  只是,昔日意气风发的锥古,鬓角也已经开始变得斑白。
  
  时光公平地掠过每一个人,似乎唯独漏下了赵郢。甚至就连已经给他诞下子女的几位妃子,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。
  
  不止外人,就连她们自己,也已经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劲,已经开始深居简出,很少出现在外人面前。
  
  始皇帝七十一年,九月十六日。
  
  始皇帝的生命,终于走向终点,在章台宫的寝宫里寿终正寝,无疾而终。他终究没有等到火车可以遍及大秦各地的时候,也终究没能等到那株天地奇株再次开花结果的到来。
  
  天空毫无征兆地飘起蒙蒙的秋雨。
  
  悠悠的钟声,穿过连绵的雨幕,从章台宫传向城头,又从城头,传向整个咸阳。
  
  一连九响。
  
  无数人心中一颤,默默地走出家门,朝着章台宫的方向翻身跪倒。一队队甲士,停下脚步,神色肃穆地转身,把手中的武器贴在胸口,单膝跪地。
  
  所有衙门的官吏,上至公卿,下旨胥吏,无不敛容跪拜。
  
  “陛下殡天了——”
  
  赵郢跪拜在始皇帝的床榻之前,一直到始皇帝含笑而逝。
  
  “朕有你这么一位长孙,此生已了无遗憾……”
  
  赵郢感受到始皇帝逐渐失去温度的手掌,轻轻地把始皇帝的手,归拢交叠于胸前,神色肃穆,地跪俯于地。
  
  顿时,哭声四起。
  
  始皇帝殡天,天下缟素。
  
  大秦二世皇帝赵郢,素衣麻袍,一步一趋,亲自为始皇帝扶灵送丧。
  
  身后,太上让皇帝扶苏,老泪横流,泣不成声,十八公子胡亥,哭得涕泗交流,几度昏厥,赵郢的几个子女,都是始皇帝一手带大的,此时,望着始皇帝的棺椁仪仗,一个个泪如雨下,哭声哀切,令人闻之动容。
  
  始皇帝在宫中停灵七日,归葬于骊山。
  
  期间,儒家博士,礼部尚书淳于越曾提议,陛下乃九五至尊,合当停灵七七四十九天,以示天下慎终追远之意,被当今陛下峻然拒绝。
  
  言天下苍生,殡葬之礼,当以七为数。太上皇纵然在世,亦当不愿以丧葬事宜,累及天下苍生。
  
  始皇帝去世,大秦二世皇帝,伤心过度,谢朝数月,以太子御监国理政。
  
  其后,政务逐渐向太子转移。
  
  其后,又三年。
  
  朝中政务,几乎尽数出自太子之手,秦二世皇帝赵郢,召集三省六部长官,稽查司长张良,以及军中德高望重的宿将韩信、刘季、章邯、王离、彭越以及蒙瞻蒙策等人,入殿密议。
  
  翌日。
  
  秦二世皇帝下诏,决意禅让帝位于太子御。
  
  其后,陛下退而隐居于芷阳宫,渐不问外务。
  
  此时,秦二世皇帝儿子赵长生,在靖海侯龙且的陪同下,率领大军,抵达脱布雷斯海峡,项羽和李左车,已经调回咸阳,极西之地,开始推行郡县制,完全纳入大秦的治下。
  
  其后,又二十年。
  
  大秦帝国,在秦三世皇帝赵御的治理下,愈发有了昌盛的迹象。
  
  新学堂已经遍及全国。
  
  百姓衣食无忧,朝廷的钱粮,数不胜数,秦三世皇帝决定,即日起,免征农业税。
  
  史称三世之治。
  
  同年,大秦第一条直达极西之地的铁路正式落成。秦二世皇帝第五子极,率领大秦精锐,横渡白令海峡,发现新大陆。
  
  大秦二世皇帝,借口年事已高,带着妻妾隐居于终南山,渐不为世人所闻。
  
  唯大秦三世皇帝御与众皇子,每逢节庆,入山请安。
  
  始皇帝一百二十七年。
  
  大秦三世皇帝御,寿终正寝。
  
  太上皇赵郢,出山送行,神色甚悲。
  
  有人见秦二世皇帝,虽然须发皆白,但龙行虎步,只看肌肤,依然如三十许人,人皆言,二始皇帝已经修成正果,羽化成仙。
  
  其后,二世皇帝不知所踪。
  
  只留终南山上一处行宫,后渐渐被后人奉为仙人遗迹。
  
  此后,又一百二十年。
  
  大秦六始皇帝,荒淫无道,收敛无度,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各地叛乱渐起。
  
  传言,有人曾见一身材高大,相貌英武之人深夜入宫。
  
  第二日,大秦六世皇帝前往宗庙拜祭列祖列宗,在宗庙前跪伏忏悔三日,随之,下罪己诏,痛改前非,恢复先祖之治,励精图治,大秦国家局势焕然一新。
  
  有传言说,六世皇帝得到了已经成仙得到的二世皇帝的亲自点化。
  
  对此议论,大秦六世皇帝始终不做解释。
  
  其后又百年。
  
  秦二世皇帝昔日在终南山上的行宫,已经被人誉为道家圣地,每年前往朝圣者,不计其数,而二世皇帝之事迹已渐不可考,就连史书,也多有夸大神化者。
  
  其后,又三十年,有人曾见一身材高大,相貌英武,领着一位七八岁幼童的中年人,揽卷感叹,言史书亦不可尽信,二世皇帝之记录,多有夸大谬误之处,被人群起而嘲之。
  
  中年人神色狼狈,拉起孩子,落荒而逃,随后不知所踪。
  
  (全剧终)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